湖北省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科担公司”)成立于2022年5月5日,注册资本5亿元。自成立以来,省科担公司不断完善风险防控工作机制,持续提升风险防控水平,充分发挥风险防控对该公司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2024年末在保余额34.2亿元,再担保监测累计代偿率0.39%,持续巩固平稳态势,主要做法及未来规划如下:
一、风险防控措施
(一)压实责任,构建全流程风控体系
一是保前深化银担合作,不断创新担保产品。省科担公司批量业务以国有四大行及地方法人银行为主,该公司与合作银行建立了互补互通、深度互信的合作关系,提高信息共享程度,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针对批量业务产品实行“一行一策”,与合作银行签订免责条款,就客户准入标准达成有效共识。开发“专精特新快贷”产品,参照单笔业务模式进行企业现场尽调,还原客户经营模式和真实资金需求,回归担保价值本源。二是保中健全风险监控,强化反担保措施。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对业务风险状况进行实时跟踪和动态分析,不断提升风险信息响应速度,针对重点预警信息发送风险提示函并开展专项检查。强化批量业务反担保措施,积极争取关键自然人签署反担保承诺函,从违约成本的角度增强风险约束。三是保后严格代偿审核,及时开展复盘分析。在代偿补偿环节,加强项目资料完整性、信息准确性复核,通过外部网站等各类线索识别银行风险转嫁、骗保行为,对代偿项目逐笔进行现场检查,并第一时间完成法院起诉立案。及时对批量业务开展复盘,分析客户出险原因、业务办理合规性等,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完善产品操作流程。
2023年,省科担公司在保项目某智能科技公司因下游货款难以收回遭遇流动性危机,无法按期归还贷款。该公司积极履行118.57万元代偿责任后,第一时间成立了由业务分管领导,业务部、风险部负责人,业务经理、风险经理、法务经理、财务人员组成的工作专班,迅速启动催收程序。一是向该被担保企业明确表示逾期将对企业征信、他行借款、企业信誉等产生严重影响,督促其尽快还款。二是联合贷款行将被担保企业账户设置为只进不出,期间自动扣划了72万元回款。三是深入研究企业经营情况、资产情况和应收账款情况,以支持企业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寻找清收最佳路径,梳理应收账款,先后多次与武汉、黄石等地的4家下游合作方现场沟通对接,成功帮助被担保企业收回应收账款合计517万元,实现代偿款的全额收回。
(三)三位一体,落实全面风险管控
一是强化源头风控,提升风险识别能力。风险经理全程参与现场尽调,推动风险防控从“纸面”走向“地面”。严把企业准入关,牵头拟定公开信息查询要求,利用14个外部信息平台全面筛查目标客户,在项目各关键环节严格执行查询要求,多渠道交叉验证,广泛识别负面信息。二是优化限额风控,全面落实风险管控。制定实施单户担保限额实施方案,从借款人及关联方、业务类型、担保体系余额等维度实施限额管控,强化集中度风险管控。坚持小额分散的风险理念,该公司户均担保金额397万元,小微企业占比91.41%,树立合规、审慎、稳健的经营意识。三是创新数字风控,深植公司数据厚土。探索“大数据+”风控模式,上线合同电子签功能,变“人工跑腿”为“数据跑路”,借助人脸识别和区块链技术保障合同真实性和完整性。依托国担基金数字化平台,实现业务全流程线上化及数据风险动态管控,提升效率和及时性。积极参与“荆楚融担码”升级,采购第三方信用评价机构尽调调查服务,借助大数据技术力图构建客户风险全貌,为风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四)固本强基,夯实合规风控根基
一是补齐制度短板,健全制度框架体系。结合业务开展情况,定期对省科担公司内部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统计与评价。制定《单笔业务操作指引》《批量业务操作手册》《联合贷业务审查指引》等业务操作指南,践行“清单化”管理,“图表化”推进,“手册化”操作,“模板化”运行,“机制化”落实。二是强化合规建设,强化内控管理基础。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和尽职调查审计,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提升规范运作水平。定期对关键领域进行风险回头看,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持续建立完善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对照内外部监督检查、审计整改清单,立查立改,确保风险隐患整改到位。三是推进依法治企,扎细扎密合规“笆篱”。全年累计完成20家银行、67家合作担保机构等合同协议的法律审核200余份,确保合同文本合法合规。筑牢信息安全防线,全面强化保密管理,严格要求全体员工签署保密协议。聘请专业法律顾问坐班,建立内部法务与外部律师联合审查模式,确保业务开展有法可依、有迹可循。
二、未来风险防控规划
(一)持续构建风控管理体系。风险控制是融资担保机构的永恒主题,省科担公司始终保持对风险的敬畏心,加强对宏观外部环境、机构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研判,不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构建全流程风控体系,形成保前到保后的闭合管理,加强与合作单位的沟通与协作,不断提升业务的安全性和稳健性。
(二)积极作为强化风险管控。该公司将加强行业政策研究,加强对国家重点产业政策、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科技产业发展动态的深入学习和思考,提升员工综合能力素质。加强对底层产品的研判,收集银行产品要素、客群、历史不良率等信息并分析研究,尝试建立多维度的合作银行评价机制,统筹算好“政策账”和“经济账”。增加批量业务和科担联合贷业务现场尽调和保后检查覆盖率,探索包含银行、园区、政府在内的多方风险机制,并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控制风险。
(三)充分发挥科技赋能作用。该公司将深化与湖北征信、估图数科等第三方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不断提高风险监测能力和预警能力,实现早介入、早化解。积极争取实现与外部数据的互联互通,加强数据应用,积极引入政务数据和外部第三方数据,探索推动业务系统和银行系统直联,实现信息实时交互和风险共筛共审,在提升业务效率的同时建立风险管控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