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北斗路1号,五万余平方米的霍立克电气新园区里,货运车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崭新的厂房内,核心设备已陆续迁入新家,工作人员正抓紧安装调试。
10月初,霍立克电气崭新的厂房内,核心设备已陆续迁入新家。五年前,同样的秋日,那时,公司还在江夏一处老旧工业园,年产值刚破亿元。受原厂房产能制约,企业业务扩张一度遭遇“瓶颈”。再加上租赁的厂房无法抵押,想贷款更非易事。“银行客户经理来考察,盯着我们满墙专利证书直摇头:‘这东西能抵押吗?’”霍立克电气有限公司融资经理吴旻苦笑着回忆。
转机发生在2022年5月。刚刚成立的湖北省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科担)带着“科担贷”方案推开了霍立克的大门,企业仅需支付不到1%的担保费,专利评估直接挂钩授信额度,方案背后还有政府及省再担保集团合计承担60%的风险。
有了省科担的信用背书,华夏银行等金融机构纷纷伸出橄榄枝。“我们从2021年开始与霍立克持续合作。”华夏银行武汉分行普惠金融部何柳介绍,“合作产品和模式越来越多元,授信额度也从几百万元增加到了一千多万元。”
“我们连续三年获得了担保贷款,融资瓶颈的突破,为公司的技术创新与产能扩张注入了强劲动力。”吴旻介绍,如今,霍立克电气在细分领域内市场份额已从5%冲到22%,跻身全国前三,成为国内高压智能输配电领域的领军者。随着新厂房数字化生产线的全面投用,公司年产值有望从3.8亿元跃升至5亿元。
在何柳看来,与政策性担保机构合作,既分担了银行对轻资产科技企业的风控压力,也简化了企业贷款流程,更能推动授信额度的持续提升。“对专精特新及制造类单项冠军企业,不仅能享受最优定价,授信期限也从一年延长至三年。”何柳补充说。
在湖北,更多像“霍立克”这样的企业正通过专利质押、订单数据等获得“信用贷”“成长贷”,走出“成长的烦恼”。湖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监管一处处长董慧丽表示,湖北省科技融资担保体系的构建解决了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缺少抵质押物和信用缺失的问题。相比以往,放宽了风险容忍度,不良率由3%提高到5%;同时优化风险分担比例,政府、担保机构、银行、地方财政分担风险的比例由“4321”调整到“4222”,地方政府承担的风险比例更高。
机器的轰鸣声中,一场属于中国智造的蝶变,正在长江之滨悄然绽放。在政策与创新的双轮驱动下,数千家“霍立克”正破土而出,重塑着全球产业链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