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湖之滨移师黄浦江畔,作为国家“双碳”行动领域的盛事,一年一度的中国碳市场大会再度启幕。
9月24日,2025中国碳市场大会在上海举办。自2023年起,这一盛会轮流在上海、武汉两地举办,成为观察中国碳市场发展的重要窗口。
此次碳市场大会主题为“完善碳定价机制,激发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和生态环境部共同主办。大会期间,湖北省还将主办以“健全碳市场交易体系,赋能市场化碳定价机制”为主题的分论坛。
作为大会分论坛承办单位的湖北宏泰集团,是独具“碳要素”特色的省级金融控股企业,肩负着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中碳登)、湖北区域碳市场(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建设重任。承载着湖北省委、省政府赋予的重要使命,湖北宏泰集团扎实推动中碳登提级增效,加快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努力打造全国碳市场中心、碳金融中心“两个中心”,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碳登提级增效
零故障护航全国碳市场超千个交易日
加快中碳登建设,是拉升湖北发展高度、推进支点建设的重要工作。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启动线上交易,上线即成为全球登记配额现货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纳入首批发电行业2162家企业,覆盖碳配额量达到45亿吨。自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累计成交量7亿吨,预计本月底清算金额将超1000亿元。
作为全国碳市场的核心功能平台,中碳登也是落地湖北的首个具有金融功能的全国性功能平台,被誉为“碳资产大脑”和“碳交易枢纽”,承担着注册、登记、清结算三种主要功能。
从全国碳市场开市到扩围顺利实施,中碳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至2025年9月24日,已护航全国碳市场零故障、零中断、零差错运行1531天、1019个交易日。
过去一年,是全国碳市场深化机制改革、加速扩围的关键阶段。今年5月全国碳市场扩围启动后,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家,总数达到3700家,覆盖碳排放量新增约30亿吨。扩围后,全国碳市场覆盖排放量由52亿吨提升至约80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比重由40%提升至60%以上。
在政策方面,中碳登协助完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等政策研究制定,助力政策顶层设计持续优化。
在系统运维方面,实施数据链路“量子通讯”安全改造,上线“碳小助”AI助手提供全天候智能客服,加快建成“全链条、数字化、智能化”的系统平台。
在服务方面,实现对主管部门、排放单位、技术机构三类主体服务支撑全覆盖,为全国碳市场扩围后的高效运维夯实管理基础。
市场扩围带来超过50%的用户数量增幅,交易量等显著提升,中碳登顺利经受住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的“大考”。截至9月19日,全国碳市场今年累计成交量8463万吨,同比增长146%;累计成交额60亿元,同比增长98%,成交量与成交额均为开市以来同期最高。
全国碳市场开市4年来,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活力稳步提升,价格“指挥棒”作用逐步显现。
从交易价格来看,总体呈稳中上升的趋势,2024年成交均价为96元/吨,同比上涨41%,比2021年开市价格翻了一倍。从参与主体来看,企业交易意愿不断增强,今年以来市场呈现出量价齐升态势。从减排效果来看,2024年全国电力碳排放强度相比2018年下降10.8%。
湖北碳市场同样表现亮眼。湖北碳市场持续“降门槛、扩行业、增品种”,在全国七个试点碳市场中门类最全、品种最多、交易最活跃,碳配额成交额首破百亿,占全国41%,连续10年市场履约率保持100%。
打造绿色强引擎
协同发力壮大“双碳”产业集群
绿色低碳发展是时代所向、大势所趋,事关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依托省级金融控股平台和碳市场核心基础设施平台,湖北宏泰集团充分发挥碳要素和金融资源协同的独特优势,助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让绿色低碳成为支点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加强低碳产学研合作——
牵头联合省内外重点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金融机构及有关行业协会,于今年5月发起成立绿色低碳产业联盟,首批会员单位124家,推动湖北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双碳产业集群。今年8月,湖北宏泰集团成功举办“中央企业双碳湖北行”活动,50余家央企、300多名企业高管参会,促成8个央地合作项目。
大力发展低碳服务产业——
以中碳登为“聚绿盆”,武昌区的中碳登大厦汇集碳交易、碳评级、碳认证、碳核算、碳普惠于一体的全口径碳产业链条,吸引全国90多家企业入驻,形成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链”。中碳登大厦周边还聚集了400多家涉碳企业,“环沙湖双碳经济带”加速形成。
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湖北宏泰集团聚合旗下涉碳板块以及综合金融、政策金融、要素交易资源优势,创新开发绿色低碳金融产品。打造“中碳指数”品牌,中碳登开发全国碳市场系列指数11支,力促70笔配额质押落地。湖北碳交中心创下全国首笔超亿元碳配额回购交易,碳金融规模领跑全国;深化“鄂绿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平台融资总额超1800亿元,跻身全国前列。畅通资金融通渠道,创新推出“再担绿产贷”;天风证券主承销绿色债券合计44只,发行规模378亿元。更设立100亿元绿色低碳发展母基金,逐步形成了“三支母基金+N支直投基金”投资矩阵,绿色金融版图全面拓展。
共拓低碳技术新蓝海——
农林废弃物能发电、二氧化碳能变废为宝……在中碳登大厦,集中展示了碳减排、碳监测、碳捕集、资源回收再利用等众多尖端成果。眼下,湖北宏泰集团正推动企业资本、技术、人才优势与湖北区位、产业、科技优势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旗下湖北绿交所累计实现绿色技术交易214项、总额达41亿元,推介绿色技术项目1400余项,为低碳技术走向市场、服务社会搭建了广阔平台。
引领生活新风尚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湖北实践”
在武汉,绿色低碳之风正融入市民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骑自行车穿梭街巷、搭乘地铁便捷出行、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市民的每一次绿色低碳行动,都被精准记录于“武碳江湖”个人碳账户之中。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不仅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进行变现,还可兑换丰富多样的礼品。这一别具特色的碳普惠模式,正是由湖北宏泰集团旗下的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积极探索打造的。
在创新驱动下,建设起全国领先的碳普惠平台。“武碳江湖”以减排量实时在线登记为核心要素,平台用户超过200万户,成为全国使用人数最多的碳普惠平台。湖北宏泰集团还发起成立全国首个碳普惠城市合作联盟,吸引了超过48家联盟合作单位踊跃加入。通过举办首届碳普惠行业发展论坛,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共同探讨碳普惠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未来方向。
绿色低碳的新风尚不断蔓延拓展。在中碳登、湖北碳交中心的助力下,低碳机关、低碳楼宇、零碳国企、零碳园区在湖北接连揭牌亮相。
率先建成省属国企个人和企业碳账户,将绿色低碳、碳中和等理念融入校园、社区、机关单位和企业的建设运营过程,助力省政府国资委推动省属企业总部实现“碳中和”,奏响了一曲绿色发展的激昂乐章。
绿色低碳转型也已成为国际潮流。加快碳市场建设,为推动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9月15日,由生态环境部指导,湖北宏泰集团所属湖北碳交中心承办的“2025年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项目——中国碳市场建设进展与跨境碳交易合作研讨班”在湖北武汉举行开班仪式。玻利维亚、阿尔及利亚、乌拉圭、巴西、所罗门群岛、越南等16个国家的29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技术人员来学习中国碳市场建设经验。
“中国碳市场的制度体系和法律法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泰国可持续碳研究所(CBiS)研究助理Phonthakorn Phreuksa说,泰国正在持续推动碳市场法案通过,有望明年正式发布。
“湖北碳市场灵活的发展机制,值得我们学习。期待和湖北企业进一步合作,特别是在光伏发电、清洁技术等方面。”印度尼西亚能源和矿产资源部技术政策分析师Y. Nindito Adisuryo说。
中碳登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强国际规则对接与交流,讲好绿色发展“中国故事”“湖北实践”。先后举办在武汉、瑞士进行的“两湖对话”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国际合作会、2024中国碳市场大会,参加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办好中国角边会,参与中德绿色双碳大会等大型重要会议,提升中碳登对外影响力。
展望未来,湖北宏泰集团将积极抢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的政策机遇,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按照“全球视野、国际标准、专业运营、协同发展、注重实效”总体要求,全力以赴加快推动中碳登和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增强战略支点的生态承载力,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更大力量。